當我們在學習另一種語言的時候,便會學習用該語言思考。記得李子瑄教授曾在課堂上說過:中文在語言表達傾向用動詞而英語用名詞。語言與文化更是密不可分,比如說中文「撒嬌」這個詞彙,與英語沒有可直接對應的,也很難解釋,這就是因為文化的不同。
摘錄: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語言與識字教育教授諾頓說:「當你和別人說話,就是介入一種身分協商。你是誰?你在哪?我跟你有什麼關係?你怎麼看我?所以,當有人說他們的性格改變了,意思其實是,『當我跟別人說話,我的個性會改變』。」這可能是人們說外語時,其語境成為說話者自我認知的關鍵。假如外國人旅居中國大陸期間學中文,那麼這個人將會把學習外語期間對他人和文化的觀察,建立在以中文為母語人士的認同感上。但若外國人在美國學中文,那麼這位學生可能會吸收老師對華語文化的想法,包括刻板印象。」
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904/2549359

文章標籤

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